【专家观点】中端医疗险营销的底层逻辑
发布时间:2025-06-26 作者:中阳期货 点击数:
转自:中国银行保险报网
□丁云生
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,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。中端医疗险作为百万医疗险与高端医疗险之间的新型产品,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,重疾不重所有的健康险培训都或多或少加了中端医疗险内容。随着中端医疗险市场迅猛发展,2025年春节后,重疾不重上线了中高端医疗险1.0培训课程,有超过5000名学员学习。除了保险营销员以外,还有保险公司管理层以及纯客户。令人没想到的是,有学员一个多月就成交了60单中端医疗险。不仅如此,她还顺利成交了第一张年金险。她说,从中高端医疗险开始,这是寿险代理人成交年金险的正确的打开方式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?因为中端医疗险发展的确有很大的市场空间。一份研究报告显示,以纳税人群为基础评估中端医疗险的潜在客群,约为1亿人,中端医疗险市场规模在数千亿元级别。
从目前的市场看,这次中端医疗险市场的火热,有些冷热不均——部分保险公司非常积极,部分保险公司并不积极。主要原因是,有些保险公司一直发力增额终身寿险,对健康险有些疏漏。同时,中端医疗险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营销,都涉及医药、医保和医疗。深刻理解中端医疗险既有专业壁垒,又有行业和政策更新,再加上中端医疗险本身保费不高,佣金绝对数字偏低,客户核保复杂,核保正常率低,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售后服务。这会让一些保险公司和营销员望而却步。
那为啥还要大力倡导保险营销员销售中端医疗险呢?
首先,根据2023年卫生健康数据,我国直接医疗卫生支出增速达到11%,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占比仍居43.6%高位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演变,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,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也将持续提升,医保基金将面临更大压力。大力发展商业健康险、做大商保筹资规模,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当务之急。
其次,人们通过中端医疗险能在行业公认的“合理且必须”的情况下获得使用原研药的机会,可以在公立医院国际部、特需部和部分私立医院就医,还可以通过医疗直付网络得到更便捷的服务。
最后,财富自由的人更关注身体健康。保险公司用理财产品来打动他们,远不如通过高端的医疗水平去获客。
如何能高效成交中端医疗险?
首先,要有对行业趋势的深刻认知。中端医疗险的潜在客群约为1亿人,现在的客户数量还不到百万人,市场空间非常大。
其次,只筛选不教育。每天找十个以上的人,就问两句话“如果去医院,只给用仿制药,不给用原研药,你介意吗?”如果回答是肯定的,那就问第二句,“如果介意,一天不到10元,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你要听一下吗?”
最后,客户给机会,保险营销员还是要讲清楚产品。客户要不买某个保险产品,可以有很多借口,但如果想买,就一个理由即可,想买。客户为什么想买,因为有需求。客户为什么买你推荐的产品,因为你懂客户需求,也懂一款产品是否能满足客户需求。
我这里强调一下,很多营销员销售中端医疗险,往往从可以用原研药切入。不过,我个人始终认为“好医”比“好药”更重要。中端医疗险的最大优势在于链接优质医疗资源,通过保险公司的直付医疗网络体系,找到最适合这个病患的专家。在价格方面,可以帮客户通过购买这样的产品:只覆盖公立三甲医院国际部、不覆盖私立医院,只保住院不保门诊,要免赔额不要零免赔,最好有自付比例。这样,可以把价格降下来,客户能把保险用在刀刃上。
(作者系重疾不重(北京)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)
免责声明: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,本公司仅作引用,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,及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,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