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化文体旅融合 助力辽宁振兴
发布时间:2025-06-26 作者:中阳期货 点击数:
转自:沈阳日报
□张斯超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化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,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、创新发展,为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文件: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城乡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强调“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丰富城乡旅游文化内涵”;文化和旅游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”;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《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对文旅融合发展作出系统部署。
辽宁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,相继出台《辽宁省“十四五”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》《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等政策文件,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推动全省文体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。在此背景下,深入探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法,对推动辽宁文化强省建设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。
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意义与辽宁优势
理论维度分析表明,文体旅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,体现了文化传承、体育健康与旅游体验的有机统一。文化作为根和魂,为融合发展提供精神指引;体育作为形和体,为融合发展注入活力动能;旅游作为径和法,为融合发展搭建实践平台。三者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,形成了“文化+体育+旅游”的融合发展新范式。
实践维度表明,文体旅融合发展能够激活文化资源、放大体育效应、提升旅游价值,实现“1+1+1>3”的协同效应。这种多维度的融合发展模式,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也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。
辽宁省在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。文化资源方面,红山文化、三燕文化、辽金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;沈阳故宫、抗美援朝纪念馆等革命文化资源举世闻名;中国(沈阳)工业博物馆、大连现代博物馆等工业文化资源独具特色。全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1处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89处,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体系。
体育资源优势彰显,辽宁体育事业发达,体育设施完善,体育氛围浓厚。全省拥有体育场地设施10.2万个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.35平方米。辽宁男篮、大连人足球俱乐部等职业体育品牌享誉全国;沈阳马拉松、大连国际徒步大会等品牌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冰雪运动、水上运动等特色体育项目发展势头良好,为发展体育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旅游资源禀赋优越,辽宁山海资源兼备,旅游要素齐全。北部长白山余脉层峦叠嶂,南部黄海、渤海辽阔浩渺;本溪水洞、丹东凤凰山等自然景观与鞍山玉佛苑、盘锦红海滩等人文景区交相辉映。2023年,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427家,其中5A级景区8家、4A级景区157家。全省接待游客5.1亿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5022.6亿元。
推进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
推进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关键在于优化供给结构,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。深度挖掘文化内涵,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,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;利用工业文化遗产,开发工业旅游精品线路;结合民俗文化特色,培育文化休闲新业态。2024年一季度,全省完成文旅项目投资额23.5亿元,重点支持了文化主题公园、博物馆改造等项目。
创新体育赛事活动形式,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。发挥专业赛事的引领作用,提升沈阳马拉松等品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;挖掘群众体育的参与价值,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品。
加强智慧化建设,提升服务品质。推进“智慧文旅”平台建设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为游客提供智能化、个性化服务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,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。
需求侧发力重在培育新型消费模式,释放文体旅消费潜力。创新营销方式,通过短视频、直播等新媒体渠道,加强文体旅产品的推广力度。“春到辽宁必游之路”等创新营销举措的推出,有效带动了全省文体旅消费市场的复苏,2024年春节假期实现旅游收入96.8亿元。
推进区域协作,实现优势互补。加强14个地市及沈抚示范区的协同联动,推出多层次精品旅游线路。深化区域合作,推进“辽吉黑蒙”文旅协作,打造东北区域文旅发展共同体。
培育新业态新模式,满足差异化需求。发展研学旅行、康养旅游、冰雪旅游等新兴业态,培育消费增长点。2023-2024年冰雪季推出的8条冬季旅游线路,实现旅游收入超过20亿元。
构建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举措
构建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格局,体制机制建设至关重要。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,成立由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,体育、发改、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小组,形成工作合力。创新管理体制,推进文体旅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运营。完善政策支持体系,在用地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。
人才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。加强产教融合,支持高校开设文体旅相关专业,培养复合型人才。加强职业培训,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。引进高端人才,培育文体旅创新创业领军人才。2023年,全省文体旅领域新增高级职称人才156人,培训从业人员2.3万人次。
品牌构建是文体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强化品牌意识,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文体旅品牌。“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”等区域品牌的打造,展现了辽宁独特的文化魅力。充分利用“冰雪+温泉”等特色资源,打造四季旅游产品体系。
展望未来,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作为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创新发展模式,提升服务质量,推动文体旅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水平。辽宁省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深化文体旅融合,为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,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。
(作者单位:中共沈阳市委党校)
免责声明: 本公司提供的资讯来自公开的资料,本公司仅作引用,并不对这些资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,及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公司提供的资讯并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意见,均不能作为 阁下进行投资的依据。